狐狸和葡萄大班教案

时间:2023-01-09 06:41:03
狐狸和葡萄大班教案

狐狸和葡萄大班教案

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,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,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。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?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狐狸和葡萄大班教案,欢迎阅读与收藏。

狐狸和葡萄大班教案1

教学目标:

1、在倾听故事和观看情景表演的过程中,理解并学习儿歌。

2、在学学、做做、演演的过程中感受小狐狸的憨厚可爱和老狐狸的憨厚可爱,体验学习儿歌带来的乐趣。

3、理解故事内容,丰富相关词汇。

4、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,理解角色特点。

教学准备:

1、不同形态的小狐狸6只,老狐狸1只。

2、葡萄园背景图一张。

3、情景表演的音乐一段。

教学重难点:

在倾听故事和观看情景表演的过程中,理解并学习儿歌。

用学学、做做、演演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儿歌的理解。

教学方法:

情景表演法、提问法、图片教学法等。

一、倾听故事,理解第一段儿歌内容。

1、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故事,想听吗?

①教师讲述故事。

②提问:故事讲完了,我要考考你们,刚才我的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?

③葡萄园里面有什么?

④青葡萄和紫葡萄长在什么地方呢?

⑤葡萄藤长什么样子?一 ……此处隐藏2935个字……么味道的呢?闭上眼睛尝一尝吧。

3、刚才发生的故事我也可以编成一段儿歌,听好。

①老师念第二段儿歌。

②跟我一起说说看吧,记得加上动作。

三、完整表演儿歌。

1、这一段儿歌加上前面那段儿歌就变成了一首完整的儿歌,我们一起来试试看吧。

2、现在我们转身表演给客人老师看,记得把动作做出来哦。

四、自然结束活动。

1、孩子们,你们喜欢今天的故事吗?你们喜欢这群狐狸吗?为什么?

2、总结:团结起来可以做到很多事情。

【教学反思】

这首儿歌的内容比较的长,篇幅也很大,要让孩子在短短的30分钟内掌握这首儿歌是有一点难度的。我根据这首儿歌的特点,将这首儿歌分为两段,第一段采用常规的故事理解,第二段用音乐表演的形式引导幼儿进行猜测、理解。设计好这样的大框架,我再去对每一个环节的难点进行一一的化解、落实。本次活动我主要是用图片来引导幼儿理解故事,在学习的过程中,我发现孩子们学的很投入,不论是语言还是动作,都能一一的反馈给老师。

附《狐狸和葡萄》

一个炎热的夏日,狐狸走过一个果园,他停在一大串熟透而多汁的葡萄前。狐狸想:“我正口渴呢。”于是他后退了几步,向前一冲,跳起来,却无法够到葡萄。狐狸后退又试。一次,两次,三次,但是都没有得到葡萄。狐狸试了一次又一次,都没有成功。最后,他决定放弃,他昂起头,边走边说:“我敢肯定它是酸的。”这时正要摘葡萄的孔雀说:“既然是酸的那就不吃了,”孔雀这时又告诉了准备摘葡萄的长颈鹿,长颈鹿没有摘,长颈鹿告诉了树上的猴子,猴子说:“我才不信呢,我种的葡萄我不知道吗?肯定是甜的,”猴子说着便摘了一串吃了起来。

《狐狸和葡萄大班教案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